林道騎行的祕境探巡:每位車友都有一張屬於自己的林道清單

Text:Gill Li|Photo:Jack Lin( 原文刊於NO.01「知森」)

三年前政府宣布開放山林,開啟了自由奔放的登山視野,過往位於模糊地帶的林道騎行也自此蓬勃發展了起來。林道騎行尤其在歐洲鄉村郊區蔚為流行,比鄰森林而居的聚落,週末的親子活動就是全家騎著越野自行車拐進樹林裡,享受林道競速的颯爽刺激,從小就習慣在自然裡生活的他們,會走路後就開始展開自行車的旅程,用身體去探索山林,不去想著征服,而是自然而然地和平共存,生活在山裡,山裡有生活。 林道騎乘尤其適合低海拔山林,豐富的山林物種及樹叢造就了高低不一的騎行山徑,時而得穿越昏暗潮濕的泥地,時而低伏越過茂密的草叢,急陡上坡與下坡穿插其中,過程中不斷轉換踩踏樂趣。

每位車友都有一張屬於自己的林道清單,入門的人必先有烏來桶後林道與新竹羅山林道。桶後林道為連結烏來與礁溪的山路,早年為泰雅族的獵徑,過去曾因颱風肆虐封山數年,在大自然自癒下已恢復過去的蓊鬱。騎行路徑沿溪徑蜿蜒,林蔭篩過陽光忽隱忽現,空氣中漫著清涼水氣,終點撥開樹叢迎來沁涼溪流,亦可享受溯溪的樂趣。而新竹羅山林道是早期因應造林、伐木、運送木材所開闢,坡度緩、路況佳,不同於桶後林道的綠叢如茵,兩側高聳的樹林矗立,且時而飄起的濃霧,頗有離城清新的夢幻感。

高海拔的路線是另一種大山大景的魔幻,陽光從杉木林的縫隙裡灑落,眺望遠上是一層又一層的雲海,林木夾道中騎乘空氣是高海拔獨有的冷冽清爽,位於南投的郡大林道,海拔2,400-2,898 公尺,為百岳中八秀之一,林道視野開闊壯麗,對山的河谷瀑布是可遇不可求的風景,因道路長年有政府維護,下滑的路段平穩宜人,路途上有數個折返點,路線可長可短,也能攜帳篷,規劃兩天一夜的露營行程。

進階的玩法則端看個人喜好的類別延伸,又如位於北投的丹鳳山是熱愛越野下坡的騎乘祕境,若有人邀約挑戰軍艦岩,那八成在說同一條路線。不同於入門路線多少經過整理,會由平整的 柏油路、木棧道漸進至泥地;丹鳳山林道則是一條由山林者走出來的步道,路面凹凸崎嶇,騎行者最享受的莫屬從頂點滑行而下的路段,雖為下坡,但隨著樹根於地底橫錯,時而緩上時而 急下,路途中還會經過天然的碗型廣場,越野騎行中率性的俯衝、飛躍等技巧,在這裡都能盡興嘗試。 不同於公路車柏油路線,林道騎 乘有特有的野性況味,是 Google Map 上沒有的路線,前方更是未知的風景,唯有親自造訪,才能親睹身邊呼嘯而過的島嶼山林。

林道騎行祕境推薦

⚫ 大鹿林道東線
2022年開放,全長19公里,地形維持原始的自然面貌,路途有瀑布、溪流,梅雨季後常有路面積水可體驗過坑溝濺水的樂趣,也推薦帶著帳篷在山中的馬達拉溪登山口宿營地留宿一夜。

裡冷林道
四周常見樹木群,即便盛夏也能享受樹蔭的陰涼;路面多變,剛入山有硬質柏油路面,隨著逐漸入林,會遇上破碎的水泥路面、泥土路面、碎石等地形,適合喜愛粗獷騎行的車友。

合歡溪步道
電影《賽德克巴萊》場景之一,位於華岡部落內,海拔2400公尺高。入山途中可遠眺玉山,進到林道後視野轉為花東著名的峽谷地形,峭壁、斷崖、峽谷與蓊鬱的綠景,是不同於北部山區的越野享受。

▍《LA LISTO》實體刊物年度訂閱

RELATED
STORIES

相關文章

今年走在以往繁榮的台北大街巷弄間,不難發現此起彼落的空間正如火如荼進行裝潢整修中,翻轉人類大半生活的疫情肆虐後,一股塵封已久具生命力的商業能量正蓄勢待發,因此《LA LISTO》與《La Maison SCLOUD》共同執行「台灣當代品牌 100 選」特別企劃,希望在欣欣向榮之際,重新喚醒大家關注台灣這片擁有豐富文化、設計、技藝之優秀人才的創意寶島,因此邀請 10 位暢遊創意產業間,閱歷豐富的時尚生活編輯們,用他們極具前瞻性與獨到挑剔的眼光,精選出他們心中早已是經歷過大風大浪、風起雲湧,或極具潛力的100個台灣時尚生活質感品牌。
去了烏來泡湯多次,卻從未真正了解泰雅族在雲霧飄渺林木茂盛的深山裡,打獵、耕種、編織尊重祖靈的自然生態。2021年才開業的馥森阪治,就是在回應泰雅族人在烏來深山裡的仙境生活,透過原住民的故事,帶來別出心裁的烏來泡湯體驗。
新北茶山文化與永續發展為目標的療癒山城新品牌《茶山繚療》,將於4月8日至5月7日在坪林茶業博物館登場。今年以「Tea Park」為主題,串起大翡翠生態圈石碇、新店等地,讓茶博館成為綠色山林茶文化路徑中的交匯地。五大主題、人氣名店翻玩茶文化,還能預約體驗泡茶席,品嚐當地的手工茶點和茶葉。春遊茶山聆聽山林間傳來的鳥鳴聲,感受大自然的美好,讓人心曠神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