童話般的木造結構樹屋:創造對環境影響最小的結構,沉浸在大自然中恢復活力

Text:Poppy G.

誰不喜歡樹屋?即使是成年人,我們也無法擺脫童年記憶中的懷舊魅力。在原始森林的深處,高聳的樹林似乎是要劃破極光的裙擺,行走在這片未被工業打擾的淨土上,無意間抬起頭,樹屋零散盤踞在樹幹之間,就像是久居此處的鳥巢一樣,和自然融為一體。在瑞典與奧地利兩處被叢林環繞的樹屋建築,它們在茂密的森林中拔地而起,增添了它的神秘魅力。

瑞典-TREEHOTEL BIOSPHERE

Photo courtesy:TREEHOTEL BIOSPHERE

瑞典著名的樹屋飯店(Treehotel)新增一間樹屋客房,該客房由丹麥建築工作室BIG與瑞典鳥類學家 Ulf Öhman 合作設計完成,BIG 創始人Bjarke Ingels 說:「就在新冠大流行之前,我常常在Treehotel 的一些房間裡度過幾天幾夜,完全沉浸於大自然並從中獲恢復活力。我想讓這種沉浸感更進一步——不僅邀請人類游客,而且邀請常住的鳥類和蝙蝠種群共同生活在球形巢穴中。」350個大小不一的鳥舍,從樹屋主體結構中突出,將房間圍合成球雲狀,旨在保護周圍的生物圈和自然棲息地,設計師希望以此來呼籲遊客在自己的家中安裝鳥舍來保護鳥類。

Photo courtesy:TREEHOTEL BIOSPHERE
Photo courtesy:TREEHOTEL BIOSPHERE

樹屋房間面積34㎡,這間被鳥舍環繞的樹屋房名為「生物圈」(Biosphere),成為飯店的第八間客房,位於瑞典拉普蘭的一處偏僻的森林中。設計師說:「通過設計帶有鳥巢立面的樹屋酒店房間,Biosphere 的目的是減緩瑞典森林中鳥類數量的螺旋式下降,並加強人們對保護生物圈和自然棲息地的意識。」飯店將被懸掛在地面之上,房客可從地面通過廊橋進入。

在內部,樹屋房間面積為34平方米,牆面由木製材料和顏色相近的編制材料構成,房間內採用錯層式佈局,房間的下層為起居室、臥室在中層。根據設計師的構想,住戶能在房間內沉浸式地欣賞叢林中鳥類的鳴叫。房間頂層使用全高玻璃窗,局部地面也為玻璃製成,該層將為客人提供充足的觀鳥場所。室內窗框、扶梯以及用於連接鳥舍的框架都漆成樹皮般的色彩,形成視覺上的連續感。

奧地利-Steirereck am Pogusch Dwellings

Photo courtesy:Stukhart

「大多數人,尤其是未來的人,都會在城市中度過一生,但如果你去森林或山上,你會被數百萬年的進化所包圍,我認為作為一個改變你視角的人。突然間,你不再是宇宙的中心,而只是一個非常一個更大的故事的一小部分。」建築工作室Precht 打造的樹屋模塊化住宅,坐落在奧地利Pogusch 小鎮,地處美麗的奧地利自然保護區,享有遠離城市的寧靜。它們為附近的Steirereck am Pogusch餐廳的客人和員工提供住宿。

共有四間小屋,設計師用當地特有的木製層壓板(CLT)建造了樹屋的主體結構,立面的大圓窗能夠為住宅增添活力。項目中的四間樹屋,每個都有獨特的形式,「創造一個對環境影響最小的結構,但又具有超凡脫俗的形式,能讓人聯想到童話故事。」設計師這樣發想,為了實現這一目標,設計師以自然的表面、光滑的線條和從叢林中提取的色調,來作為這座樹屋的設計語言。

Photo courtesy:Christian Flatscher
Photo courtesy:Christian Flatscher
Photo courtesy:Christian Flatscher

木材、混凝土、金屬散發出靜謐而舒適的氣氛;建築與環境之間,色調的統一、質感的多變使得樹屋具有獨特的美感。為了盡可能減少建造過程對森林的影響,住宅大量使用了預製的模塊化組件,這些模塊化組件包含廚房、起居室,臥室和浴室。這些由異地工廠生產的的組件被運到場地中組合,建造過程在幾天內完成。深色家具貫穿始終,這些室內陳設也是模塊化的,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貼合結構弧度的造型,黑色的陳設與室內間接照明相結合,讓光線看起來像是從木結構的裂縫中滲出。與客廳臥室的原木風格不同,衛浴空間採用非常現代的黑白配色,空間的節奏感一目了然,間隔清晰,美觀的同時也注重實用性。

樹屋的管狀結構以及大圓窗的設計,在叢林中增添了幾分童話氛圍,設計師在住宅的外牆使用了特製的木瓦,使得樹屋的外牆能夠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慢慢改變顏色,以此來模擬森林中樹木的風化。室內採用木製的牆壁,金屬包邊的窗戶,再加上黑色系的家具。三者的對比突出樹屋的自然屬性,營造舒適氛圍。

▍《LA LISTO》實體刊物年度訂閱

RELATED
STORIES

相關文章

從事藝術工作超過二十多年,仍樂此不疲的胡朝聖因為工作而旅行;但卻也在旅途中透過文化和生活的對照,了解世界也更認識自己。「我喜歡用走路,發現城市的種種,」剛從土耳其度假回來的胡朝聖說,透過土地、食物和人的體驗和比較,對他來說勝過任何觀光景點的打卡和物質享樂。
從第一位投入「藝術玻璃」的華人藝術家,到以「瓷器」翻轉人生創作的「八方新氣」創辦人王俠軍;無獨有巧,這「八方」正代表著天南地北的遼闊行旅和人生體驗的見証。
歷經金融業,不改初衷,勇敢實踐美感夢想的蘇崇文,因為愛上京都,進而毅然遠赴他鄉學習日本茶道與抹茶甜點,今天,在台灣創立「平安京茶事」,這一切,都因為旅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