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.01.05

專訪曾志偉:
用身體感受熱帶森林的能量

曾經旅居峇里島的建築師曾志偉,
認為人類總用人的想法去改變森林
環境,讓空間符合人類的居住條件。

ALL
STORIES

全部文章

不一樣的日本旅行!泡老澡堂、爬山和參加奇特的祭典

去日本時經常是為了拜訪居住在各地的日本友人,在朋友家中一起渡過平凡的日常:買菜煮飯、接送小孩、在附近的澡堂泡澡喝牛奶、和孩子在公園捉蟬、喝酒後在KTV夜唱。也試過冬季長時間待在岡山縣深山中的染織工坊打工換宿,整理線材纖維,製作毛氈,每天早上餵雞取蛋,撿柴生火。無論是在鄉村還是在城市中,不需要全職工作,沒有生活壓力的狀態下,在日本渡過的日常假期都太開心了!

用氣味環遊世界森林地:10/10 APOTHECARY十款經典香氛

在快節奏生活中,許多人都在尋找緩解壓力並讓自己感到更加自在的方式,森林系香氛則瞬間將人帶回大自然中,使人感覺更加神秘、平靜和放鬆。保養品牌10/10 APOTHECARY旗下眾多國際品牌香氛,帶來十款經典香氛,用氣味帶讀者們沈浸在不同奇想的森林地。

LA LISTO特企《風格旅遊祭》:「週末森林屋」人來互動很cozy,一日氣氛很chill

《LA LISTO》與boven雜誌圖書館合作《風格旅遊祭》終場「週末森林屋」一日森林市集在3/4(六)快樂落幕!如《LA LISTO》創刊第一期主題「知森」,邀請所有人走進來、待下來,享受森林的旅程,「週末森林屋」在這個擁擠的城市中,森林主題市集如同一股清流,為人們帶來一絲自然的氣息。如果星期六沒有參加到?這篇有我們精彩的活動回顧,LA LISTO market下回見!

旅途最好的裝備(1):久違的旅行,不能少的實用準備

在暫停了幾年的旅行之後,長途旅行終於回來了,隨之而來的準備與打包行李的回歸。對於即將冒險去看看世界的旅行者來說,最好是能讓旅途更輕鬆的裝備,從輕巧的充電器小工具到疲憊肌膚的保養,無論旅途的目的往何處去,這些物品都會派上用場。

5間教堂式建築風格書店:繼續滋養人類的靈魂,成新一代的藝文空間

教堂式建築具有獨特的美學魅力,它們通常是高大而威嚴的建築物,這些建築物往往有著複雜而繁複的結構和華麗的裝飾,表現出人類對於宗教信仰和藝術追求的崇敬和敬畏之情。當它改造成現代圖書館,會是什麼模樣呢?阿根廷詩人波赫士曾說過:「如果有天堂,那裡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。」從荷蘭到加拿大,5間從教堂圖書館、書店,讓人們得以探索、發現和體驗知識的樂趣。

主廚端上森林之味:從城市柏林到日本海岬盡頭,森林的美味就在餐盤中

在餐廳用餐,每上一盤菜,外場或是廚師在桌邊殷切解釋盤中珍饈的食材來源,幾乎是 fine dining 的基本。「你是所食」(You are what you eat)的概念影響深遠,人們需要知道自己吃了什麼,如果是心繫原野的新時代美食家,追求的是有優美自然參與其中的生活,那麼,僅是用錢買得到的珍稀食材,也沒有辦法滿足被城市喧囂疲憊的身心味蕾,他們渴望的是更深的觸動。有些廚師眼中看見的森林不僅是山林美景,更包括了一年四季來自上天恩賜的食材。經營一間地方土地歷史緊緊相扣的自然系餐廳,從城市柏林到日本海岬盡頭,森林究竟能多美味,他們的答案就在餐盤中。

搭上藍皮解憂號,來一趟提前下車之意外驚喜

台灣鐵路已停駛的藍皮普快車於2021年末以「藍皮解憂號」之姿重新發車,過往的慢速在瞬息萬變的當代,成為求之不得的優勢,人們希望能在時光的吞吐間,多攫取一把悠閒。搭上藍皮解憂號,擅長書寫主題性旅遊的作者下港女子,以真誠溫暖的筆調記錄各地風土民情。認為身在被自由眷顧的時代,地方文化從來沒有絕對樣貌,攤開來看滿是庶民日常的風格拼貼。

非洲雨林追蹤野地大猩猩:靜觀式的旅遊與拍照漸漸取代了刀槍見血的捕獵。

說起非洲,我們大多只想到東非的草原與壯觀的動物大遷徙,然而,親踏過非洲土地的旅人都知道,非洲比我們印象中的更為龐大,也更有趣。由於多年來被繪製的地圖誤導,事實上,非洲的實際面積比地圖上看起來大得多;地理學家更認為,真實的非洲其實要比美國、中國、印度、歐洲的總和還要廣大。這塊廣闊的土地地形多變、面貌包羅萬象,從高山到沙漠,草原到森林應有盡有,也因為這些高山幽谷,許多不 同種類的動物得以孕育與生存。

印度讓你意外的美麗:上網就能買到當地代表性的質感品牌與物件

集合眾多矛盾於一身的印度。它迷人、繽紛、充滿靈性而且不可思議,它喧囂、混亂、衝擊五官挑戰耐性,明明物質困乏,工藝色彩文化卻是世上數一數二。我們請來旅居當地多年、曾出版精緻印度旅遊指南《Love India》系列旅遊書作者Fiona Caulfield,搜羅推薦印度別具代表性,又能在網上都買得到的質感品牌與物件,從布藝到服飾、工藝到日常用品,探索這地的歷史、故事、文化及傳統,希望在挑動你的購物慾之外,亦教你擺脫對印度的刻板印象,了解印度迷人又深刻的美學與工藝。